不同类型底质改良剂的优缺点你都知道吗? | |
发表时间:2016-08-27 阅读次数: 字体:【大 中 小】 | |
水产养殖过程中,底质改良剂的使用可谓是占了水产渔药销售很大比例,而市面上的水质改良剂也是品种繁多,但这些底质改良剂究竟有哪些优缺点,今天小编带您了解一下,也为方便养殖朋友恰当选择水质改良剂。 一、底改的选择应注意四个方面 ①不同的养殖阶段; ②是否对虾苗产生副作用; ③是否影响水体藻类; ④底质改良的效果和速度。 二、不同类型底质改良剂的优缺点对比 ⑴吸附型 优点: ①快速吸附水体的氨氮、亚硝酸盐、有机碎屑,净水效果突出; ②补充多矿等微量元素(如沸石粉、活性炭)。 缺点: ①长期使用,导致底质恶化; ②不具备降解功能,对改善底质效果差。 ⑵化学型(季磷盐) 优点: ①打破塘底表面张力,降解大分子有机质,快速改善塘底; ②有抑菌效果,可以预防致病菌过度繁殖; ③加量使用,可以作为消毒剂,处理轻微细菌病。 缺点: ①含磷,长期使用容易爆发蓝藻; ②效果受水温影响大,用量需要不断调整; ③有刺激性,苗期慎用。 ⑶化学型(强氧化剂) 优点: ①直接增氧,缓解塘底缺氧状况; ②解毒,大部分的有毒有害物质都属于氧化不完全的中间产物,如氨氮、亚硝酸盐等,彻底氧化降解; ③改底效果突出,快速降解有机质,从根源上解决塘底有机质多的问题; ④抑菌杀菌效果突出,预防和治疗细菌病效果突出; ⑤毒副作用小,不伤藻; ⑥解毒效果突出,充分降解塘底药物残留。 缺点: ①不易过量使用,以免刺激性加大; ②苗期少量使用。 ⑷生物型 优点: ①安全性最高,无副作用,无刺激,无药害; ②降解底部有毒有害物质更彻底、更全面; ③有利于维持水体中藻相和菌相的平衡; ④由于竞争作用,可以抑制部分塘底有害微生物的生长。 缺点: ①大水体使用,见效慢; ②水温及药残对使用效果影响大; ③维持的有效时间短。 ⑸中药型 优点: ①杀菌抑菌效果突出; ②可以降解部分毒素; ③残留期短,毒副作用小。 缺点: ①消耗底层氧气; ②不能降解底层有机质; ③有效期短。 各种水质改良剂都有其优缺点,所以养殖朋友们应针对各养殖时期塘口不同水质、底质情况选择不同类型水质改良剂。 |
|
上一篇:腐殖酸钠,一个你用过却还不知道是什么的东西? | |
下一篇:深度分析蓝藻水华成因结果 |